查看原文
其他

不对劲!女子在10岁女儿的书包里发现……家长:没有底线!

宁波晚报
2024-08-11
近日,辽宁省大连市市民李丹向记者反映,她上小学的女儿,早上在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了100元的小马宝莉卡片,然后和同桌拆了一上午,严重影响学习。

10岁女孩买百元卡片拆一上午
李丹的女儿甜甜今年10岁,近一段时间,李丹发现女儿热衷于收集小马宝莉卡片,“以前我女儿不喜欢这些卡片,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时间喜欢上了。”

5月24日早上,李丹将女儿送到学校。当天甜甜班级有考试,晚上放学回来后,李丹让女儿把试卷拿出来,她准备检查一下。“当时孩子行为挺异常的,她没有第一时间从书包里拿试卷,而是带着书包进了厨房,我当时感觉挺不对劲的。”

李丹随后也进了厨房,发现女儿正在鼓捣书包里的东西,“当时她腿下压了一盒东西,我就让她把腿挪开,结果发现竟然是一整盒的小马宝莉卡片,后来我在书包里又找到一大盒小马宝莉的卡片。”



经过询问,李丹得知,当天早上甜甜上学时,瞒着她带了100元压岁钱,之后在学校旁边的文具店买了100元的小马宝莉卡片

而看完女儿当天的试卷后,她十分生气,“我女儿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当天的试卷答的一塌糊涂。”李丹说,“甜甜的同学告诉我,当天上午,甜甜和同桌一直在偷偷拆卡片,俩人忙活了一上午。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有心思认真学习!”


监管部门协调商家退款
“孩子今年才10岁,购买小马宝莉卡片的时候,我们家长并未在现场。”李丹对商家卖给孩子这么多卡片表示气愤,她认为商家一早上卖给孩子玩具,可以预料孩子肯定没有心思上课。

另外孩子消费一百元的行为已不属正常消费,商家应该予以警惕,她认为商家的行为属于“赚钱没有底线”。“虽然商家可能没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劝阻,但这种做法应该受到谴责,当然家长作为监护人没有看好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定的责任。”李丹说。

李丹找到商家要求退款,但遭到了拒绝。商家表示甜甜买卡时,他们询问过,甜甜都说是家里人同意的。李丹将此事反映至市场监管部门,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协调下,商家为李丹退了款。

此前报道:

10岁小孩拆卡上瘾直播间消费超2000元

商家拒绝退款


近日,家长陈女士向记者反映,家里10岁的孩子沉迷于“直播拆卡”,并且频繁下单,“几十笔的订单,孩子消费了不止2000元,商家拒绝退款,我向平台申诉却是不了了之。”平台消费者客服称,不建议未成年人自行下单,未成年人退款需提供相应凭证,后续由安全专员进行核实处理。

所谓的“直播拆卡”,就是用户下单,主播直接在直播间代拆,主播按照下单顺序拆开包装,查看卡面向镜头展示,随后快速打包。由于产品“代拆”的特殊性,所以基本是不退不换的。


陈女士称自家孩子在直播间拆小马宝莉卡片,目前消费已超过2000元。她发现后立刻申请退款,但商家表示其已经在直播间内同意代拆,一经拆卡无法二次销售,拒绝退款,随后陈女士申请平台介入,但需要其自行举证,申诉退款难上加难。


“订单页面写了不退不换,还写了未成年人禁止下单,写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购买的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陈女士表示,用这种方式阻拦未成年人进入拆卡直播间是拦不住的,也无法帮拆卡直播间撇清责任。



家长提供的订单页面显示,每笔订单金额在几十元不等,已下单的订单备注了“已成年,主播代拆不退不换”字样,同时该笔订单不支持无理由退换货,申请退款被关闭。“孩子拆不到想要的卡片就想继续下单,一单几十块,十单就几百块。”陈女士说。


“集卡”受中小学生群体热捧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集卡风”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群体中迅速蔓延,一些孩子不惜花费大量零花钱用于购买各种卡牌。对于孩子收集卡片的行为,不少家长叫苦不迭。
有家长吐槽:“孩子总想买自己没有的卡片,可就是买不到,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啊!”

“我家孩子买一包卡片,有时甚至没有一张自己想要的,只能丢掉,真的太浪费了!”……

线下,记者看到,从大型购物中心到校园周边的文具店、小卖店,随处可见售卖卡牌的区域,单包价格从9.9元到30元不等

线下商店售卖卡牌的区域。

而在线上,主播直播拆卡可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同时在线。“我们拆的动漫卡牌一箱有18盒,每一盒的价格在400~450元不等。遇到比较火的IP或新上市的卡牌,半小时就可以拆掉7200元以上。”某主播说。

家长应给孩子树立正确消费观

业内人士表示,所有的流行卡牌的推出,基本都是出于满足孩子收藏心理的目的。比如过去流行的水浒卡、三国卡等,为了集齐所有人物,有的人成箱地买小浣熊干脆面,不吃面只要卡。
而能集齐所有卡片的孩子必定是少数,集齐的就会让人羡慕,孩子都想拥有这样一种优越感。另外也有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寻求伙伴的认同,这也是一种社交需求。
有家长担心,孩子沉迷“集卡”会助长攀比心理,另外也会影响学习认为,从而导致孩子玩物丧志。对此大连徐医生心理工作室的徐相君医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兴趣点会发生转移,因此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但家长需要在此过程中,履行监护人的监护和引导责任,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东西可以买,哪些东西不可以买,给孩子树立起一个正确消费观,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度攀比和失控消费。当然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家长的支持,商家、学校和社会各界都需要努力。

此前报道中,中消协称,商家的过度营销,可能会引起消费者上瘾。通过唤起消费者收藏、炫耀心理的方式,激发购买欲,或是通过“百里挑一”的饥饿营销,诱导消费者购买,对于好奇心强、喜欢攀比的青少年来说,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十分容易上瘾。这种抽盲盒式的卡牌销售“套路”,对于自控力较弱的孩子来说,是难以抵抗的诱惑。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提醒,商家可能利用“抽卡概率”不透明的信息差,触发消费者的“中奖”心理,让他们永远也买不到,这种做法涉嫌欺诈,制造商应当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有人说,时尚是个圈,

小时候,我们集水浒卡,

长大了,我们的娃集动漫卡,

你也为集卡狂热过吗?







来源 半岛晨报 信息时报 新黄河 红星新闻等

编辑 陈颖芝 审核 郑昕玮


 宁波晚报 商务合作请联系
宁波晚报官微
13586640957(微信同号)
宁波晚报抖音号、视频号
13867871360(微信同号)

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宁波晚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