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4.01

探索与争鸣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4-09-04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4.01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四十五)

圆桌


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外交何以突破


唐永胜

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目标、原则和重点



李开盛

塑造有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环境



门洪华

“泛安全化”趋向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胡宗山

中国应对美国全面竞争的策略逻辑



孙德刚

“全球东方”的兴起与中国外交新机遇



李舒

科技外交:全球变局与中国突破



特稿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八)·

赵汀阳

邀请古人成为我们的当代人


朱寿桐

“查知比对”热与汉语文学的发展


王 尧

“思想”如何成为“文学”的内在构成

——对百年文学思想史路径的思考


争鸣







·法治中国的基础范畴与理论研究·

张翅翔 雷 磊

司法“实用主义”思潮否证

——以法律语言的意义问题为主线

彭宗峰

内卷还是合转

——诠释学视域下的 Involution 理解框架论辩及转换


思想







·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八)·

任剑涛

在对话中展开:多元现代性的共识问题

江 畅

政治本性的人民性及其人类本性根基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

赵旭东

基于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


傅有德

人性-需要:审视文明类型与转型的新维度


社会









姜奇平

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与逻辑结构


曾湘泉

我国就业市场监测体系何以完善

——基于存量一流量模型


技术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刘纯懿 胡 泳

人机逆转、叙事僵死与无事实时代

——生成式革命的影响与危机


曾一果 王敏芝

数字媒介时代的“情感结构”问题审思


Content

 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四十五)

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外交何以突破

不确定环境下中国外交何以突破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性问题尖锐复杂、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为深入面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如何准确评估我国外部环境?如何优化我国外交战略的设计?我们是否需要在原则、理念、举措等方面寻求突破,以及如何实现宏观突围和重点突破?为此,本刊编辑部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约稿,就中国外部环境演进和中国外交如何突破进行了讨论。当下,从文明的角度来观察和审思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十分必要,为深入寻求人类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本期开始,“重识中国与世界”栏目正式更名为“文明交流与文明互鉴”,亦特此说明。


唐永胜教授指出,新时代中国外交应确立积极可行的战略目标,坚持合作共赢、积极塑造、寓攻于防、有效制衡、因势利导、知雄守雌、以迂为直、战略集中、运用复杂、内外统筹的战略原则,坚持和平发展的基本方向,立足长期博弈处理好中美关系,建设性经略周边,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建设。李开盛研究员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厘清了其对国际环境的诉求,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整体开放的经济环境、良性竞争的政治环境和相对和平的安全环境,进而分析我国面临的不利条件与有利条件,提出通过稳定大国关系争取重塑多极化格局、多点出发维护基于市场与公正的产供链、支持全球性国际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等建议。门洪华教授强调,在美国强化对华战略竞争之际,“泛安全化”倾向正在美欧日对华政策中凸显,“泛安全化”导致国内政治保守化、对外关系封闭化,严重影响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体系正常运转,成为干扰破坏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因素。中国需从理念、政策与制度层面进行战略应对。胡宗山教授认为,中国应以革命斗争时期的策略经验为指引,确定应对美国全面竞争的策略逻辑和策略框架。在充分考虑美国对华竞争策略结构的前提下,中国应将坚持独立自主、复合制衡、拒止推回、反胁迫等作为主要战略,将斗争联合两手并用、构建国际统一战线、针锋相对等作为主要策略。孙德刚研究员提出,中国需发挥区位优势,以“全球东方”为新突破,将周边外交升级为“大周边外交”,在欧亚腹地拓展战略纵深,使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连为一体,成为连接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的桥梁和纽带。李舒教授指出,科技问题的“政治化”“武器化”“国家化”和“意识形态化”,使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我国通过科技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应对全球变局尤为迫切,亟须在科技外交战略谋划、理论建设、工作布局、实践路径、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主持人 杜运泉



特稿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八)·

主持人语

21世纪已进入第二个十年,谈及这20年的变迁,可以列举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网络媒介深度介入日常生活,人工智能、元宇宙、ChatGPT等革命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等等,而这些无不属于“器物”的层面。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已不再用思想潮流或思想事件来命名时代,而惯于以“器”为名,指称我们这个时代的变迁?蔡元培先生在为总结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撰写《总序》时,将新文化运动比作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新文学、白话文这些“器”的革命实则思想的革命,并高屋建瓴地论断“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文学革命同时是思想革命,文学家同时是思想家,这是百年前新文学发端之时的样貌。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对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同样做一“总审查”,我们如何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我们是否仍能掷地有声地说,“文学传导了思想,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100年前的新文化时代,天才成群结队而来,今天,缔造我们这个时代新文化的天才在哪里?我们是否准备好了迎接成群结队的天才的姿态与土壤?


21世纪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设立“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栏目,既是一种回望,也是一种对视,更是一种自省;不仅仅是希望从那种不无历史局限性却影响至今的文学认识论中跳脱出来,站在一百年的历史视野下重新看待文学是什么、文学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更要在思想已变得稀缺的当下,为日益“内卷化”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接枝”(李欧梵语)——不仅是在纵向的古今之间,也在横向的跨界之间。陈平原先生曾主张将“五四”作为一种“思想操练”,因它是可以“砥砺思想与学问”的“磨刀石”,值得后来者与之不断保持对话。在一百年与二十年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将不仅仅是线性意义、逻辑意义、解释意义上的,而通过诸如“邀请古人成为我们的当代人”(赵汀阳语)、“查知比对(ChatGPT)的历史‘比对’”(朱寿桐语)这样的思想穿越,我们或将由此获得更丰富的思想的“偶合”和文学的激发,看到思想与思想之间的互相磨砺、彼此点化,从而得以在新的视野下重新发现问题,或让“问题重新出生”。


文学和文学研究何以跨出近几十年越来越边缘化的境地或越来越窄化的路径,学界亦曾不断尝试“接枝”,从“历史化”到“文化研究”到“社会学视野”,文学不断与“方法”链接,甚至沦为方法的“跑马场”。而近来学界关于“文学性”的讨论则显示,学者们开始尝试在文学本身的特性与文学的外部之间探索某种平衡,这是一种立足文学自身的再问题化,也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返景入深林”。“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便是欲将“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生成”的一种考察,不仅是在思想史和文学史跨界的意义上展开,更是尝试建构一种文学思想的整体性,在一种更大的文学观下,展开既是历史也是现实、既是学术也是精神、既是学问也是心灵的研究。


——王 尧 叶祝弟


赵汀阳|邀请古人成为我们的当代人

【内容摘要】虚拟是思想的本质,而虚拟的时空错位、穿越有助于建立虚拟的跨主体性,或形成古今思想的虚拟合作方式,创造一种“合心”状态,以“古今之合”超越“古今之争”。分析虚拟的古今对话的有效条件,邀请古人成为我们的当代人或称古今穿越必然自动生成“人类学家”的旁观视域,这种时空错位形成的陌生化旁观视域有助于思想回复到本意为旁观的“理论”而得以重新发现问题,或让问题重新出生。

【关键词】时空穿越 旁观者 跨主体性

【作   者】赵汀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


朱寿桐|“查知比对”热与汉语文学的发展

【内容摘要】“查知比对”是ChatGPT的汉语翻译,是采取音译加意译的方式生成的双模糊表述。使用“查知比对”这一术语进入汉语表述,可以避免直接使用“ChatGPT”英文表述所带来的语言环境违和感。人类的文学和文化艺术已经至少经历了五次来自科技大潮的冲击,而此次“查知比对”的出世可谓造成了大规模的群体认知撕裂。一方面是人类面对冲击所产生的技术伦理、科学伦理、人文伦理三方面的危机感,衍生出对科学技术发展的警惕心态及相应的防范机制;另一方面则是一种兴奋乃至期待的心态。对“查知比对”所带来的文学文化学术冲击力的估计,取决于我们对其所具有的“写作能力”的理性估算:“查知比对”无法回避一般化、逻辑化的思维方式及表达,它在模仿性写作中无法真正进入个性化的境界,无法体现个别性、偶然性、幻想性、联想性的思维。

【关键词】查知比对 ChatGPT 汉语文学 群体认知

【作   者】朱寿桐,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


王 尧|“思想”如何成为“文学”的

内在构成——对百年文学思想史路径的思考

【内容摘要】思想史与文学史之间存在“关联性”。提出“思想史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不是要研究作为思想史一部分的文学,不是要把文学史作为思想史的分析材料,而是将“思想史”作为“文学史”的一种研究方法;不只是关注思想影响了文学,而是讨论思想如何影响了文学,文学又以怎样的方式传达和创造了思想。因此,这一研究凸显的是“思想”与“问题”的对话——视野是思想史的,问题则在文学史。思想史视野下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清理和呈现“外在影响”的同时更侧重关注“思想”如何成为“文学”的“内在”构成,因而,也是把“外在影响”转换为“内部生成”的一种考察,由此或可打开进入文学史乃至人类精神史的另一条路径,重启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关键词】思想史 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 跨学科

【作   者】王尧,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文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争鸣

·法治中国的基础范畴与理论研究·

张翅翔 雷 磊|司法“实用主义”思潮否证

——以法律语言的意义问题为主线

【内容摘要】司法实用主义思潮借助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发展出语义虚无论据,并质疑法律语言具有预先确定和具有约束力的意义。在实用论者看来,语义虚无论据可以得到无用论和冗余论的支撑。但是这类论据过于激进,无法得到语言哲学上的证立。尽管法律语言具有动态变化开放的特点,但法律文本仍然是解读规范意旨的重要依据,语言意义也具有解释层面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要真正理解法律和司法裁判,就要尊重法律语言的独立性及其规范性,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安定性和可预测性等法治价值。法律规则的语言意义(文义)既是司法裁判的“初始之言”,也是限制其他解释方法作用随意发挥的“终止之语”。

【关键词】司法实用主义 法律语言 文义 法的安定性 法律解释

【作   者】张翅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雷 磊(通讯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2019)


彭宗峰|内卷还是合转——诠释学视域下的 

Involution 理解框架论辩及转换

【内容摘要】 作为involution中译词的“内卷”,在当下国内网络流行话语中是一个充斥着负面情绪的热词。由于分析模型的合法性危机及语用学困境,“内卷”被用于联系involution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中介词作用即将消解。在社会—历史生产翻译(诠释)观视域中,通过一种形式批判和社会—历史诠释可以发现,“合转”有可能替代“内卷”成为联系involution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型中介词。在澄清其形式与社会—历史逻辑结构基础上,“合转”作为involution的新译词,可被用于理解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知识合法性,通过反观、反思和追问来寻找符合本土实际的真正创新之路,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involution 内卷 合转 摒弃论 拯救论 重塑论

【作  者】彭宗峰,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区赋权的合作机制建构研究”(18CSH038)


思想

·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八)·

任剑涛|在对话中展开:

多元现代性的共识问题

【内容摘要】现代性的流行方案出自西方。在西方国家内部,现代性不是单一的,有源自世界各地的现代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现代性结构的多元态势更令人瞩目。前者可以从早期现代性的视角理解,后者则需要从成熟现代性的角度定位。现代性之多元,不在要素—因素上确定,而在结构-体系上呈现。多元现代性之间如何相处、怎样磨合、有否共识、能否协调,成为人类面对多元现代性处境的难题。多元现代性的冲突论曾经流行,多元性的对话论相应成型。多元现代性之间不应以各自独立、独自坚持的方式相处。需要在多元现代性的冲突、对话与共识、互融中善待彼此,并形成平等的国际秩序。基于国际正义、世界主义的多元现代性,可能是解决多元现代性的共识问题的一个出路。

【关键词】现代性 多元论 冲突 对话 共识

【作   者】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江 畅|政治本性的人民性

及其人类本性根基

【内容摘要】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政治的真实本性在于人民性,即人民统治和治理社会,具体体现在作为社会统治者的人民,为了自身的幸福,运用法律统治社会,并授权其代表在法律范围内依据法律治理社会的社会管理活动。政治是在人类基本共同体日益复杂化的条件下伴随国家出现的,它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凭借以暴力机器为后盾的公共权力对社会实行治理的活动及其方式。到目前为止的政治都是统治阶级以国家为载体实现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政治必定与国家相伴随,更不意味着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治的真实本性。政治本性源自社会本性,而社会本性源自人类本性,人类本性则是与万物相通的。社会本性是政治本性的直接基础,人类本性则是政治本性的深层根基。

【关键词】政治 政治本性 人民性道德 生存智慧

【作   者】江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哲学三部曲: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全三卷)”(23FXA001)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

赵旭东|基于多元一体格局的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

【内容摘要】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历程中隐含着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包容性格局,其在迈向现代世界的转型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如何以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性发展之中,并成为其中多样性文化一员的自我选择。这根本上而言是一种朝向人类共同性存在的基于各种媒介性沟通所创造出的共同性文明发展的新姿态。而在人类共同性意识的构建上,它会基于一种相互性构建的原则而不断展开,并存在一种彼此互构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相互构建的发展历程中,人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一种由现代世界所激发出的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文化转型,进而在自我的文化觉知之中重新去看待自身文化传统的存在,最终实现不再纠结于传统的那种传统利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和认同归属。

【关键词】多元一体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走向 文化自觉 包容性格局

【作   者】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传统伊斯兰建筑遗产文化档案建设与本土化发展研究”(20&ZD209)


傅有德|人性—需要:

审视文明类型与转型的新维度

【内容摘要】对于文明的类型与转型,国内多数学者局限于“古今—中西”的框架中,然而这一文明类型的划分看到的是文明的外在性,即时代性和地域性,忽视了文明的主体,即人本身。从人性-需要的新维度审视各种文明可以发现,人性及其需要的外显表现为文化,而文化要素的整体构成一种文明。人性 - 需要包含了物欲—生理、自保—安全、社群—归属、耻感—尊严、理性—认知、鉴赏—审美、信仰—超越等元素,由之衍生出同构性的诸文化要素和作为其整体的文明类型。于是,内在的人性 —需要便构成了文明的本质,也成为文明划分的主要依据和引导文明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基于此建构的文明将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新文明。

【关键词】人性 需要 文明类型 文明转型 古今中西

【作   者】傅有德,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明文化与建构和谐世界研究”(12&ZD010)


社会

姜奇平|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与逻辑结构

【内容摘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认识新质生产力,将激活数据潜能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导方向,有助于更好地探讨新质生产力与数字时代相结合的问题。如果将新质生产力问题归类为生产要素问题、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和制度环境问题,探讨以数据为主要生产要素与以实体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不同可以发现,数据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具有通用、复用的独有特征;充分激活数据潜能,有利于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做优效率,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化附加值结构,在生态化市场体系中优化制度环境并释放数字化红利。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数据 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度环境 逻辑结构

【作   者】姜奇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研究员。


曾湘泉|我国就业市场监测体系何以完善

——基于存量一流量模型

【内容摘要】基于劳动力市场存量—流量模型,通过对就业市场测量统计的相关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及技术定义等的学术回顾可以发现,当下我国就业市场监测体系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测量和统计还不够精准,调查失业率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劳动力市场信息,现有劳动力调查数据开发利用不够充分等。对此,有必要优化充分就业的界定,强化就业市场全方位监测,适时启动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择机共享劳动力调查微观数据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调查数据的有效性,推动我国加速迈入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阶段。

【关键词】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市场监测体系 劳动力调查 存量—流量模型

【作   者】曾湘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突发危机事件对就业市场影响研究”(72073138)


技术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刘纯懿 胡 泳|人机逆转、叙事僵死

与无事实时代——生成式革命的影响与危机

【内容摘要】围绕生成式AI的范式革新、技术应用和产业转型正在对人类社会产生重构性的影响,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生成式革命的浪潮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影响和潜在问题。生成式AI 的技术创新催生了全新的内容生态,塑造了新型人机关系,并重新定义了技术哲学的内涵。然而,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后,生成式革命的警示和代价也逐渐浮现出来。ChatGPT的倾向性问题突显了技术的非中立特性,智能生成需要庞大的故事数据库作为支撑,其便利性背后潜藏着数字八股和叙事“僵死”的危机。此外,深度伪造导致的“无事实”状态也揭示了智能传播的非智能之处。这些都是生成式革命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生成式 AI AIGC 大语言模型 智能传播 ChatGPT

【作   者】刘纯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胡 泳(通讯作者),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曾一果 王敏芝|数字媒介时代的

“情感结构”问题审思

【内容摘要】“情感结构”在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理论中兼具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是其认识当代文化与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一个时代特有的“情感结构”在文化实践诸多构成性要素的互动关系中生成,表征于丰富鲜活的个人经验和形态多样的文化文本之中。以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引发文化和社会巨变,个体的感知经验被重构,社会的权力结构被重置,文化生产渗入全新的技术逻辑,数字媒介时代特有的“情感结构”由此产生。人们通过数字媒介开展文化实践、体察个体情感和形成共同经验,因而,讨论数字时代“情感结构”的核心关切点是新媒介文化中的人,以及人在新文化技术环境中的实践方式、情感状况和共同经验。

【关键词】情感结构 数字媒介 技术逻辑 文化实践 审美变革

【作   者】曾一果,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敏芝,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数字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研究”(19ZDA269)




点击封面查看《探索与争鸣》2023年各期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122023.11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探索与争鸣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