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饭桌上的家 | ZINE CHAT 20

make it happen 好多現象
2024-09-07

“从本土饮食出发,从个体经验与好奇出发,每周二发送的田野日志。”小样一人完成了研究、采访、编辑、设计等一些列工作,创作出这份电子小报。


“家里的餐桌一直陪伴我的成长,这也是我生活的原点。”小样在首发的电子邮件里写道。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后来也从她撰写的“家宴菜单”,策划的“饭桌上的家”,以及后续每周二发布的《1000小食报》中了解到更多她在做的事。这不仅是一份关于“本土饮食”的剪贴报,也是一种“本土文化”的记录。更有趣的是,你会发现这些“本土现象”其实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发生,只要你稍加留意,就能从中获得惊喜。


我们在这份小报里感受到小样百分百的用心,以及学习到很多生活中的智慧。特意在除夕夜邀请小样来分享这份《1000小食报》以及她的“家宴”,也祝福大家今夜都能找到自己的“本土年味”,吃一顿开开心心的年夜饭。:)


Zinester:小样

一个在北京生活第 11 年的福州人 

目前专注于本土饮食传播工作

公众号:放羊姑娘 
即刻:小样 Young

hd=好多現象   X=小样
-

hd:小样,你好,很荣幸成为《1000小食报》的读者,每次从邮件中收信,都能从中读到很多未知且有趣的信息。可以请你先和我们的读者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X:小样,一个在北京生活第 11 年的福州人,目前专注于本土饮食传播工作。去年花了 748 小时耕耘「1000小食」计划——这是一个为本土饮食文化传承探索新的传播方式的项目。


hd:从报纸中看到你的写作、绘画能力,不禁感叹你的才华!在做这份报纸前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和你感兴趣的“饮食”相关吗?


X:之前从事的工作是品牌营销,涉足过互联网和连锁餐饮两个行业。后者确实是出于想要更完整地理解食物的生产消费链条而进入的,当时的想法是,自己一直作为一个“消费者”在选择和评价食物,于是想要探究一下,当自己换位到品牌方、供应链的角色时,将食物作为一种产品,会有哪些新的信息纳入视角。


小样亲手绘制每一期小报的封面插画


hd:关于“本土饮食”的观察,实际上也是“本土文化”的体验,你对“本土”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在这个观察过程中是否有突破你现有认知的发现,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


X:本土,最直接的理解是本身所在的地方,即每个人成长中所受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域。在对本土饮食的观察中,我的一个很强的感受是:本土饮食根源上是家庭烹饪、家庭饮食。也就是说,人和人在味觉上的“本土性”并不受限于行政上的地域范畴,而主要受到家庭饮食习惯的影响(当然家庭饮食还是就地取材为主)。家是“本土”的最小单位,这也是「1000小食」在持续采集家庭食谱的原因。


hd:从“家”出发的本土性事物,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是从小习惯的东西?“本土性”是否也包含着某种情感连接?


X: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找“正宗”的本土味道,而是“和我小时候吃过相似的”本土味道



hd:去年你在北京做了一场饭桌上的展览《饭桌上的家》,“展览”是你一开始就计划好要做的事吗?当时我没有机会去现场看展,很想问问你作为策展人,对于这场饭桌上的展览和“家”的关联有什么样的看法。


X:是一开始就计划好的。在我看来,展览既是内容也是体验,它们也是我在探索本土饮食传播中很重要的两种方式。

正如在策展书中写道:“在北京的十年,我经历了从离开「家里的饭桌」到自己建造「饭桌上的家」的过程。”随着我自己越来越频繁地流动于城市之间,以及在一个“异乡”待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发现“家”的意义也从实体空间发生了转移:它转移到了饭桌上,寄托在跨越两千公里抵达北京的家乡食材上;也是围坐在饭桌旁如家人一般的朋友;或者是传承下来的一道家庭料理。在流动的生活中,我们通过饭桌去构建家,所以这场展览的主题定为了《饭桌上的家》。



hd:后续看到你在网上征集“饭桌上的家”,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其他人的“家”以及“家宴菜单”?


X:在征集中,我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果选择一种食材、一道菜或者一种调味代表你的家,你会选什么?”印象很深的一封邮件投稿来自一位在东京念书的朋友,她本身是重庆人。她告诉我,代表她家的一道菜是「糖醋排骨」,并且一定要用「保宁醋」制作。这令我非常意外——完全出离了我刻板印象中的重庆火锅、小面和江湖菜。后来她还告诉我,她真正第一次吃重庆小面还是在出国以前,因为小时候吃饭很慢,如果吃面的话,面会坨住,所以她并不喜欢吃小面。

她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我常困惑,为什么说到福建菜大家的想象就是佛跳墙和沙县小吃?所以我想通过持续采集这些真实的、个体的「饭桌上的家」去呈现真正的本土味道。


展览上展出的「糖醋排骨」的故事


hd:在《1000小食报》里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日常,例如 #4《失恋的福建厨师不要进厨房》#19电饭锅是五十年前厨房里的 iPhone你是怎么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些故事的?


X:平时喜欢跟不同人聊食物,在对话中总会提很多问题,一些有意思的线索都是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联想到的:比如闽南四果汤和可以自加佐料的奶茶之间有没有联系,与四果汤类似可以自选丰俭由人的本土小食还有哪些?还有从东北酸菜的发酵属性联想到福州本地做菜常用的酒糟……如果时刻抱着一颗对食物的好奇心,在日常里可以挖掘出挺多这样的故事的。

还有一些我自己长期关注的题材,比如“本土料理人”,也就是我去跟在北京开了 18 年福建菜的餐厅老板对话的契机。我很好奇这些离开本土的本地菜会发生什么变化,又有哪些食材在餐厅经营者和料理人眼中是不可替换的。这样的题材自己会持续去搜集线索,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就会见面去聊。


《1000小食报》第4期和第19期的封面

hd:小食报中不仅有你自己的日常发现、交流、感言,还有你在探索过程中的笔记、摘抄、外部链接。说实话工作量不少,在做这些信息收集时,你有没有过压力呢?例如和陌生人打交道、主动探访、大量资料阅读等等。


X:现在反倒没有最开始做 newsletter 的时候有压力,起初每周可能都需要花整整 2 天时间去整理和撰写一期小报,但随着每周的“练习”,现在一期小报的书写制作时间逐渐稳定在 10 个小时。所以我只要确保每次投递前,我能给自己留出至少 10 个小时全力写作的时间,心态上就不会感到焦虑。另外也会重复提醒自己,在文字中也要真诚地面对自己,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当下的感受和洞察。所以只要我在继续推进「1000小食」计划,《1000小食报》就会在每周二如约发出。


小样的工作台

hd:为什么选择以 newsletter 的形式在邮件中传播《1000小食报》,有没有考虑过把它变成纸质刊物?《1000小食报》中的“1000”是计划发1000期的意思吗?


X:刚开始考虑采用 newsletter 主要两方面原因:一个是 newsletter 本身可以承载丰富的外链,是便于我自己收纳资料的一种形式;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和读者能建立更深入的连接。虽然在国内邮件阅读不是主流习惯,但个人觉得邮件相较于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更沉静的阅读体验,以及“通信”也提供了深度交流的渠道。

今年会考虑将《1000小食报》以纸质刊物方式呈现(已经跟设计师预定了时间),我也很好奇“实体化”会激发出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如果是 1000 期的话,那可得做 20 年呀!1000 现在其实是个虚数,表达「1000小食」会是一个由很多人参与,并且是需要长期去耕耘的事。


hd:啊哈哈哈或许做着做着就坚持了20年,到时候可是一份权威的本土饮食刊物了!你有了解过ZINE的形式吗?在做这份小报时,是否有过做E-ZINE的概念,实际上 newsletter 也类似于 E-ZINE。


X:一直有关注 ZINE,也很有兴趣。但 E-ZINE 这个概念之前没接触过。


hd:E-ZINE 就是电子杂志/线上杂志,通过线上形式展示并传播的电子刊物,所以你的小食报也算是 E-ZINE 的一种形态。


每周二准时收到《1000小食报》的邮件


hd:在你去年离职的时候被问:“当下生活中优先级最高的事情是什么?”,那时候你说自己还没有笃定的答案,现在有答案了吗?


X:2022 年新年的“小家宴”和朋友们一起写了新年祝福。我给自己写的是「说到做到」——优先级最高的事就是把自己说过的对「1000小食」的计划都做到吧。


小样和朋友们一起写下新年祝福


hd:正逢过年佳节,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家今年的年夜饭菜单吗?


X:我们家年夜饭固定的菜色:头盘「清炒芥菜」,寓意「先苦后甜」;主食「炒线面」,寓意「长寿」;汤菜一定会有「太平燕」,由鹌鹑蛋和肉燕组成;甜食会有「斋」,由粳米和糯米制作的甜粿,春节家家户户都会采购或自制来供奉祖先;还有福州芋泥、年糕,都是甜甜的年味。除了这些传统以外,我们家的汤菜会特别多,通常还会做「鸭芋汤」和「福州鱼丸汤」。剩下的一般是过年常备的海鲜:蟳、血蚶、虾和鱼。


20

22

年 夜 饭


hd:谢谢小样在新年给我们带来如此丰盛的“1000小食”,祝你新年快乐,说到做到!


📰

如果你对小样和她的「1000小食」计划感兴趣

可以扫描以下二维码订阅小报

支持邮箱和微信订阅

推荐平时有邮件使用习惯的朋友仍使用邮箱订阅


🏮🏮🏮

 祝大家新年快乐 

2022

如虎添翼 🐯 阖家欢乐


📖
☻ ZINE CHAT ☻

ZINE投稿:greenieye@qq.com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好多現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