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英时谈治学经历(四):中国思想的特点

余英时 静嘉读书 2019-05-25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不认同所谓现代“新儒家”?其实理由很简单:首先,我是一个历史研究者,自始便接受了多元价值的立场,无法信仰任何一家一派的理论系统,特别是宗教的或哲学的系统。其次,现代“新儒家”是从哲学,尤其是日耳曼哲学,康德、黑格尔等的特殊观点来重新诠释儒学,而我则是从史学观点研究儒学在中国史各阶段的实际功能和变迁。概括地说,“新儒家”偏向纯抽象思辨一条路,我则根据可靠的资料,进行实证的和客观的研究。两方面可以各行其是,各有领域。

  这里要澄清一下“新儒家”这一概念。我指的是海外的特别用法,专指熊十力先生和他的大弟子唐君毅、牟宗三两先生开创的一个中国哲学流派。唐、牟二先生在香港、台湾的大学中长期任教,教出了不少杰出的哲学学生,所谓“新儒家第三代”。我也曾受教于唐先生,又和不少“第三代”是朋友,以私人交情言,我和他们之间并无冲突,对于唐、牟二公,我更是很敬佩的,只是不能全心全意接受二公的哲学系统而已。其中关键所在是他们强调:真心要做一个儒家,首先必须亲“见道体”。所谓“道体”,指流行于宇宙之间的一种精神实体,也就是价值的源头。“见”道体大致即相当于基督徒之“见”上帝。我没有这种宿慧,始终得不到“见道体”的直接经验,所以绝不敢以“新儒家”自居。我甚至不敢断定宇宙间是不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精神实体,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断然否定他人有过“见道体”的经验。在这个大问题上,我只好采取不可知论(agnosticism)的立场。

  我和新儒家之间另有一点距离,即我不同意把儒学完全看作所谓“哲学”,因为哲学是西方文化的特有产品。“哲”在古代中国是“知人”之意,所谓“知人则哲”,与希腊“哲学”为“爱智”之意根本不同。近代中国人接受了日本人的翻译,“哲学”一词才逐渐通行。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流行极广,于是学术界普遍采用了。我觉得一般性讨论中,“哲学”也不是不可用,但严格说来,“中国哲学”的称号是很成问题的。傅斯年从德国回来后,便对老师胡适《中国哲学史》一名表示怀疑。后来胡适自己也不用“哲学”,而改称“思想”了。

  我把自己的研究领域规定为学术思想史,其中也包括可称为“哲学”的东西,因而和哲学史研究者也有部分交涉。但“哲学”在我而言,是处于相当边缘的位置。过去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研究都从先秦诸子开始。这是很自然的事。不过我认为应该再向前追溯,追到诸子之前,那时还没有“哲学”或系统性的思想流派。这一方面的试探我在1970年代便已开始,不过未作系统性、全面性的展开,只是断断续续地论及。1990年代末,我才花了一两年时间草成了一部英文论稿;正文已写完,只是无时间补写注脚,而注脚却相当重要。因此只自印了几十套分送相关友人阅读,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批评。不料就在这个时候,我因为《朱子文集》新版本写序论,一发不可收拾,写了一部《朱熹的历史世界》,英文书就搁下了,只发表过一篇提要,和其中论礼乐起源的一章,是香港《二十一世纪》刊物请人翻译为中文的。我的英文书名定位Between the Heavenly and the Human,是从中文“天人之际”译过来的(《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2014年1月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根据我的研究结果,“天”指超越世界,“人”指现实世界,但“天”的意义在上古时代和诸子出现以后变化很大。以前的“天”是天上的“帝”或“神”,可以降福、降祸于人世。地上的人王便是从天上的“帝”或“神”那里得到“天命”,以统治地上王国和万民。所以人王必须时时向“帝”、“神”祈祷祭祀才能长保“天命”不失,这是上古“超越世界”的性质。为了和天上神祇沟通,人王必须用“巫”为中介,因为“巫”有一套特殊的技能可以打通神的世界,并可请神下降人世。这个“巫”的信仰相当普遍,人王、诸侯、贵族,甚至庶民都相信“巫”有“降神”的法力。这就是王逸注《九歌》中讲的“古者巫以降神……神降而托于巫”。“托于巫”即指从天上降下来的“神”寄托在“巫”的身上。所以“巫”必须沐浴、敷香气,并穿华服以接待“神”。但是在诸子的系统思想建立以后,“天”的涵义变了,儒、道两大派都不再相信“天”是“人格神”了。在孔、老、孟、庄各家文本中,我们看到“天”已变成一种超越的精神力量,弥漫在宇宙之间,当时普遍称之为“道”。这是诸子兴起以后的“天”,是一个全新的“超越世界”。正如后来董仲舒所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照当时一般的理解,“人”如果想和“天”,也可说是“道”相通,完全不需要“巫”作为中介,而必须修炼自己的“心”,也就是说,“心”取代了“巫”的地位,成为“天”与“人”之间的媒介。一旦“心”修得十分“虚”、“静”、“清澈”,“道”便会驻进其中,所以有“心静气理,道乃可止”之说,而且还出现“心”为“道舍”的观念。很显然地,“道”以“心”为“舍”的想象是从旧“天人”关系中“降神”的信仰蜕变出来。“心”打点得虚、静、清澈便等于“巫”必须沐浴、敷香气以待“神”降于“巫”之身一样。如此一来,超越的“道”源于“天”,却进入经过修炼的“心”。人追求新的超越世界——“天”或“道”,不是外向天上的“帝”或“神”,而是内向的“心”,通过“心”才能接通“天”。这便是为什么我称中国的超越为“内向超越”,与西方的“外向超越”适成对照。中国为什么没有“神学”而有一种特殊的“心学”,也必须于此获得认识。我最初误用“内在超越”一词,后来由于进一步理解到这是西方神学中的观念,所以改“内在”为“内向”。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无法详说。

  最后让我对“学术”和“思想”两个名词作一简单澄清。在传统时期,中国的“思想”和“学术”是分不开的。最明显的例证是《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这是中国的思想史原型,但却以“学”为名,而不取“思”字。孔子说:“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可知中国人自始便认定“思”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中国思想自始便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抽象,也许与这一特色有关。我不愿意以“哲学史”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哲学”一词严格按照西方的标准,则许多中国有价值的“学术”和“思想”都不得不摒除在研究领域之外,最后写出来的东西将不免过于贫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