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硅谷银行48小时破产始末

数据观 2023-10-29

❑ 导 读


前后仅仅48小时,美国就上演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

全文共计8653字,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来源 | 数据观综合(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 蒲蒲
不久前才宣布“连续五年登上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的明星银行——美国硅谷银行突然被宣布接管,在事实层面上宣告倒闭,震惊全球。美媒形容,硅谷银行的倒闭速度令人难以置信。
硅谷银行48小时破产

硅谷银行整个轰然倒塌,仅仅发生在48小时之内。

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前20大银行之一,拥有资产2000多亿美元的硅谷银行,突然宣布破产。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一家银行倒闭事件。

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公告称,美国硅谷银行10日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关闭,并指定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接管方。硅谷银行的总办事处和所有分行将于13日重新开放。

据外媒报道,该银行关闭的原因为“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

上述公告显示,硅谷银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拥有17家分行,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

据美联社报道,作为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是科技行业、初创企业和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主要金融渠道。但恰恰是与科技行业的联系加剧了它的麻烦。科技股在过去18个月受到重创,整个行业都在裁员,风投资金也一直在下降。

与此同时,该银行受到了美联储对抗通胀,以及一系列激进加息以冷却经济做法的沉重打击。随着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总体稳定的债券价值开始下跌。这通常不是问题,但当储户变得焦虑并开始取款时,银行有时不得不在这些债券到期之前,出售这些债券以弥补资金外流。

这正是硅谷银行所遭遇的情况,该银行不得不出售210亿美元的高流动性资产,来弥补突然的提款,而那笔交易亏损了18亿美元。但这一消息彻底暴露了这家银行的困境。

3月8日,穆迪下调了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及其银行子公司硅谷银行的评级。评级下调后,硅谷银行金融集团和硅谷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变为“负面”。

3月9日,投资者和储户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亿美元,这是10多年来美国最大的银行挤兑之一。同时,其母公司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的股票价格在9日暴跌超过60%,10日暴跌68%,进入停牌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据彭博社11日报道,在硅谷银行披露大规模亏损不到两周前,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根据一项交易计划卖出了360万美元公司股票。

而据路透社报道,贝克尔在10日向员工发送的一条视频中表示,导致银行倒闭的48小时“异常艰难”。“我无法想象你们在想些什么,你们的工作,你们的未来。”


CEO破产前精准套现

据美国《财富》网站11日报道,就在美国硅谷银行10日宣布破产的11天前,其首席执行官格雷格·贝克尔(Greg Becker)根据一项交易计划出售了价值3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68万元)的母公司SVB金融集团的股票。

根据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监管备案文件,贝克尔在2月27日出售了约1.2万股SVB金融集团股票,为一年多来首次。贝克尔在1月26日提交了出售股票的相关计划。对此,贝克尔和SVB金融集团都没有予以回应,也没有回应贝克尔在提交出售股票计划时是否清楚该银行的经营状况。

此外,当地时间3月11日,有知情人士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透露说,就在硅谷银行周五爆雷并被政府破产接管前的数小时里,还不忘给员工和高管发放2022年奖金。

CNBC称,尽管这笔奖金的数额到底是多少还不清楚,但来自美国招聘信息网站Glassdoor.com的信息显示,该银行一年发给员工和高管的奖金范畴大概在1万多美元到10多万美元。其中初级的助理岗为1.27万美元一年(约为8.29万人民币),常务经理则在14万美元一年(约为96.7万人民币)。 

CNBC还表示,硅谷银行还曾在2018年时成为了美国所有上市银行中薪资最高的一家。美国彭博社当年的数据显示,该银行在2018年支付给员工的年薪平均为25万美元(按当时汇率算大约为160万人民币)。 


325个风投机构联合声明:“硅谷银行不能倒”

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3月12日已有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325家风投机构,签署了一份共同的支持硅谷银行声明;此外,雇用超过22000名员工的650名创始人也共同签署声明表示,要求监管部门阻止灾难发生。

据悉,这份来自风投界的声明由风险投资公司General Catalyst牵头,声明中称:“硅谷银行一直是风险投资行业和我们创始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四十年来,它一直是服务美国创业行业和支持创新经济的重要平台。”“过去 48小时发生的事件令人深感失望与担忧。如果SVB被收购并适当资本化,我们将大力支持并鼓励我们的投资组合公司恢复与他们的银行业务关系。”


援引外媒《财富》知情人士消息,当地时间3月10日晚,多位知名投资人通过Zoom召开了一系列会议。General Catalyst首席执行官Hemant Taneja在会议结束后在Twitter上发布上述声明,截至3月12日,包括红杉在内的325家机构签署了该份协议。

据央视新闻,11日,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向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和其他监管机构,发布了一份由数百名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签署的请愿书,要求“缓解和关注对小企业、创业公司,及在硅谷银行有存款的公司员工的直接重大影响”。请愿书要求在硅谷银行存款的小企业得到补偿,并要求国会“恢复对区域银行更有力的监管和资本要求”。

据红星新闻,由于担心硅谷银行的财务稳定性,一些初创公司正将存入该行的现金转换为美债国库券、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据知情人士透露,几家风投基金建议其投资的公司将在硅谷银行的存款暂时放入美国国债,等待风暴过去。

他们称一些公司正试图利用硅谷银行的网站进行操作。硅谷银行在其网站上有一款名为SVB Cash Sweep的产品,允许客户将闲置资金转入经该行“仔细研究”的货币市场基金。该网站将贝莱德和摩根士丹利列为可供该行客户选择的基金管理公司。

3月12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目前硅谷银行的部分储户正在试图以较大的折扣出售存款以筹集现金。根据交易平台Cherokee Acquisition的数据,不在保险范围内的硅谷银行存款10日报价在55折到65折之间。报道称,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为支付员工工资,打折出售存款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有多家风投表示,已联系一些初创企业,希望以某种折扣购买他们存款。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96%的存款不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险范围内。

美国IPO资深顾问、Class V集团创始合伙人丽莎·拜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硅谷银行无法在周末得到救助,那么80%风险投资支持的初创公司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总裁Garry Tan也在上周五称,该银行的倒闭对公司来说是“灭绝级别的事件”,并在推特上呼吁监管机构介入。


美联储出手救市,全额兜底

为了不让危机重现,美联储和财政部联合出手了。

美东时间12日下午,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表联合声明,表示经过各部门讨论并通过总统协商之后决定,将全额保护硅谷银行所有储户的存款,从3月13日星期一开始,储户将可以使用他们账户里所有的钱。同时,与硅谷银行倒闭相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也就是说,之前25万美元FDIC有限保护额度作废,硅谷银行所有储户都可以在周一全额取出自己的所有资金。

这份联合声明来得非常突然,可以说出乎了市场的预料。因为就在今天早间,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的采访中还透露不会出手救硅谷银行的信息。

耶伦表示,在15 年前的金融危机中政府通过救助银行业来实现经济保护,但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我们不会再这样做了,”她说。“但我们担心储户,我们专注于满足他们的需求。”

同时耶伦还表示硅谷银行事件不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的银行系统很安全而且资本充足。

就在大家因耶伦一席表态而充满担忧的时候,几个小时之后,美国财政部、美联储FDIC突然联合发布了这项重磅决议。在声明中,对于硅谷银行相关事宜的处理方案如下:

  • 对硅谷银行储户存款全额兜底,储户可以在当地时间周一早上取款。

  • 与硅谷银行破产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 股东和某些无担保债务人将不受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SVB股票,你将失去所有资金没有任何补偿)

  • 硅谷银行高管全部撤职。

  • 存款保险基金为支持没有保险的储户而遭受的任何损失,将通过对银行进行特别评估来弥补。

声明表示,这个决议是通过听取FDIC和美联储的建议后采取的果断决议,并且已经与总统协商并得到授权,主要为了加强公众对于银行系统的信心来保护经济,防止硅谷银行历史性倒闭后银行之间出现更多不稳定。


国内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随着“硅谷银行事件”不断发酵,国内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声明,回应该事件对公司的业务影响,均表示影响不大,或无业务往来。

3月12日,有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回应“硅谷银行事件”的影响。九安医疗则表示,截至3月1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金额,占公司现金类资产及金融资产总额的比例约5%。公司会密切关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声明的执行情况,将公司目前在硅谷银行的存款尽快转移至其他大型金融机构。

部分港股上市公司也发布声明,称“硅谷银行事件”影响很小或无关联。

3月13日早间,汇量科技公告称,公司在硅谷银行的存款账户总余额约为43万美元,在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中占比极少。

同一时间,嘉和生物也表示,公司硅谷银行账户仅有少量现金结余且在承保金额内,占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总额低于0.01%,不会对集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集团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保持正常。

百济神州港股也公告称,该公司在硅谷银行持有的未投保现金存款约占其最近报告的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总额45亿美元的3.9%。该公司预计,硅谷银行的近期事态发展不会对该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此前,加科思在港交所公告称,集团在硅谷银行的现金存款余额不足40万美元,约占集团总现金及银行结余的0.2%。公司已于2023年3月9日晚(美国东部时间)执行了全部硅谷银行余额转出手续。硅谷银行事件不会对集团产生重大不利影响,集团的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保持正常。

诺亚控股则称,公司目前在SVB拥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少于100万美元,占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0.2%以下,因此认为其因SVB接管程序而面临的任何流动资金风险对公司的业务运营或财务状况而言并不重大。

云顶新耀也表示,公司只有非常少量现金存在该银行(远低于公司现金总量的1%)。同时,公司预计可通过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险并结合其他补偿措施,收回大部分在硅谷银行的存款,FDIC未承保的金额约为100万美元,并且云顶新耀在除了硅谷银行以外的其他美国银行没有存款。公司认为硅谷银行事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非常有限。

北海康成回应称,于公告日期,集团存放于SVB的现金金额并不重大,通常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担保的金额范围内,因此,公司认为SVB风险敞口亦不重大。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定期存款目前主要存放于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账户,SVB关闭对相关存款的影响很小。

此外,还有腾盛博药、堃博医疗(02216.HK)、再鼎医药等均发布声音,称硅谷银行倒闭对公司影响甚微,不会影响公司正常业务。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也发布澄清公告,声明与“硅谷银行”无关。

美图公司在13日早间在港交所公告称,集团自2020年以来未有在硅谷银行持有任何银行账户或资金,亦没有与硅谷银行有任何当前或持续的银行业务关系。

康方生物表示,自成立以来,公司未曾与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发生过业务合作,亦从未在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有任何存款。

贝康医疗表示,该公司自成立以来未曾与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发生过业务合作。此外,截至公告日期,该公司未在美国硅谷银行或其关联公司有任何存款。

德琪医药也称,集团并未在SVB持有现金存款或信贷额度,与SVB亦无其他业务关系。


外媒:硅谷银行倒闭恐引发科技业寒冬

3月12日,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援引法新社报道,硅谷银行倒闭,使大量初创公司存放在该行里的数百亿美元存款遭冻结,可能引发科技业寒冬。

硅谷银行倒闭,科技企业首当其冲。据任泽平团队发文表示,主要是因为在SVB银行中存款的科技企业大多为初创型的科技公司,其自身盈利能力存疑。当其融资获得的存款面临损失后,公司盈利是否能够覆盖其日常运营。在流动性宽裕时期融资较容易,初创型科技企业或许可以找到其他资金。但在目前流动性偏紧的时期,初创企业是否能够继续顺利融资还有待观察,未来或将出现科技企业破产。

海外科技企业正在发酵硅谷银行破产风波。彭博社报道,将近200家英国科技公司发函财相求干预,英国子公司料将宣布破产,且已经停止交易,也不再吸收新客户。能否拿到存款和给员工发薪水的疑虑在该国初创企业创始中引发了恐慌。约180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致函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请求政府出手干预。硅谷银行在加拿大、丹麦、德国、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国家都有分行。

美国银行系统面临信任危机和传染效应。由于SVB的商业模式有其特殊性,其客户的相对集中化,加速了存款的挤兑,但并不代表SVB将是一个特例。除SVB银行外,第一共和银行等其他经营方式和客户构成较为类似的银行或也将面临相似的窘境。

资本市场面临恐慌情绪传染和流动性紧张。虽然SVB事件主要暴露的是潜在金融风险,但受SVB经营性质影响,其与科技行业息息相关。自SVB事件出现以来,美国三大股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道格琼斯指数下跌3%,标准普尔下跌3.7%。

可以看到,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下降较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SVB事件引发市场对银行业流动性的担忧,导致风险资产价格全线下挫。美国科技股受益于近十年来美国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其估值较高。未来随着美联储更高更长的加息目标叠加金融风险,估值或将难以持续。


风暴起源于什么?

硅谷银行是美国的第16大银行,专注于科技领域投资。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服务于高科技企业和未盈利初创企业融资需求的硅谷银行,衍生出自己的私人银行、股权投资和投行业务,ROE(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长期高于传统商业银行。

平稳运行已经40年的硅谷银行,为何在短短数天内崩盘呢?

2020年3月,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把基准利率降到0左右,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美国科技公司大量回购和融资,与高科技相关的VC投资也变得非常热门。美国的PE/VC市场快速扩张。

这种情况下,硅谷银行的核心储户——即科技公司们手头拥有大量现金,该行由此吸引了大量存款。该行存款规模从2019年的617.6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底的1892亿美元(尤其以活期存款为主)。硅谷银行的规模在此期间也快速增长,其资产总额从2019年末的710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末的2115亿美元,其中2020年同比增长63%,2021年同比增长83%。

与此同时,手握大量现金的硅谷银行为了获取更高额收益,选择进行证券投资,主要买入了投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美国国债。这类资产在2020年和2021年实现了浮盈,但并没有被出售。

但问题是,硅谷银行投入在证券上的存款太多了。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买下了1200亿美元的投资证券,其中包括91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MBS)和260亿美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甚至远远超过了740亿美元的贷款总额。

更不利的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益,硅谷银行买入了大量长久期的证券资产,尤其是中长期国债。

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了力度空前的加息周期,为硅谷银行的扩张故事画上了休止符。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一方面,存款的成本变得更高,难以低成本揽储——该行有息存款成本从2021年的0.13%大幅攀升到2022年的1.13%;另一方面,债券价值会走低,这也就意味着硅谷银行持有的大量证券资产的缩水。

更重要的是,科技初创公司们转而变得需要现金,选择提取存款。年报显示,2022年该行全年存款总额下降了160亿,大约占存款总额的10%,特别是活期无息存款由1260亿骤降至810亿。

这还远远不够,为了填补资金缺口,硅谷银行只能选择卖出此前囤下的巨额证券。

3月8日盘后,该行发布公告称出售了210亿美元的可供出售资产来重塑资产负债表,税后损失达18亿美元(硅谷银行2022年全年归母普通股东净利润仅15亿美元),同时还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此时,硅谷银行还持有久期更长的高达913亿美元的“持有到期”债券,而这部分债券在整个2022年的价值已经缩水了69亿美元,并且还很有可能持续缩水。

花费如此亏损也要变现反映出了巨大的流动性压力,投资者对于硅谷银行的信心随之坍塌,挤兑风潮到来。周五披露的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投资者和储户周四一天内试图从硅谷银行提款420亿美元。

总体来看,“期限错配”是硅谷银行失败的核心原因。其持有资产的期限远远大于利负债期限,银行极易面临“流动性风险”,银行可能无法及时偿还负债,导致资不抵债、银行破产。


大量科创企业存款流失才是黑天鹅触发器?

投资组合“期限错配”的问题其实在疫情后很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都普遍存在,但是为什么这一次,最先爆雷的会是硅谷银行?

这就不得不提硅谷银行特殊的客户构成结构了。

所有银行都担心因为利率上升导致储户外流,但大多数银行的客户群分布广泛,既有个人,也有企业。当企业存款减少时,个人存款未必会同步减少,反之亦然。而硅谷银行之所以在前期的客户存款激增中一马当先,眼下又在这波破产潮中首当其冲,答案就在于其主要客户是科技新创公司。

作为一家高科技商业银行,硅谷银行的经营策略是服务于初创企业,或者说从那些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吸收存款,后期业务范围扩大至风险投资基金的银行融资服务。

换言之,硅谷银行不是服务于普通的个人或者企业的银行,而是服务于高科技初创企业及其背后的风险资本的银行。这一客户群体的单一性,令其在行业风向转变时,显得尤为脆弱。

当热钱涌动时,硅谷银行的存款也随之爆炸性增长,但当流动性收紧、科创企业投融资熄火,情况则呈现了两级反转。美联储过去一年的快速加息,导致全球科技初创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融资渠道日益枯竭,股价则一路下跌,但公司经营和研发仍得继续,这显示只能持续消耗它们硅谷银行的存款。

数据显示,硅谷银行的存款自2022年3月触顶后就一直流出。2022年全年存款总额累计下降了160亿,大约占存款总额的10%,特别是活期无息存款由1260亿骤降至810亿,大大增加了负债端的利息支出压力。

存款越来越少的硅谷银行为了充实资产负债表,只能亏本低价抛售曾高价购买的债券,乃至不得不增发股票来自救。

与此同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最多只能为25万美元的银行存款提供保险,而硅谷银行的客户资金则要庞大得多——这意味着存入该行的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是无法获得保险的:监管文件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这部分资金占到其国内存款的逾93%。

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敞口并没有发出任何警讯,但当出现任何风吹草动时,挤兑压力无疑也就变得更为严重。这显然也是储户在周四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试图从硅谷银行提取420多亿美元,并彻底将该行逼上了破产绝路的原因。


风险会大范围蔓延吗?

有人担忧,硅谷银行危机的蔓延,是否会导致“雷曼时刻”重演?

美联社指出,硅谷银行主要面向科技行业,这意味着整个银行业不太可能像十多年前那样,产生连锁反应。

但是,过去整个星期,银行业都处于不安状态。《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四大银行的市值在9日蒸发约520亿美元,一项更广泛的银行股指数,也创出近三年来最差单日表现。银行股在10日上午继续大跌,一些个股因剧烈波动而被停牌。

此外,多位华尔街人士普遍认为,鉴于硅谷银行与其他银行存在的不同之处,该行的破产和挤兑不太可能造成更广泛的银行业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美国主要的大银行而言。在美国监管机构周一出台了最新的救助托市举措后,风险和挤兑压力的外溢也料将整体可控。

丹斯克银行策略师Mark Naur就表示,最初的冲击消退之后,人们会开始意识到——硅谷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性质极为不同。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Manan Gosalia在最新报告中也写道:“硅谷银行面临的融资压力是非常特殊的,不应被视为对其他地区性银行的解读。”

与硅谷银行处于美国金融监管的边缘地带不同的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主要大型银行都需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并接受年度压力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它们必须证明自己在各种负面经济情景下的持久性。他们的业务也与硅谷银行完全不同。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Gerard Cassidy指出,“从本质上讲,在利率上升的环境下,硅谷银行用可变利率资金为长期固定利率资产提供资金。硅谷银行的存款和资产组合与其他所有排名前20的银行都有很大不同,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其他银行预计不会遇到与硅谷银行类似的情况。”

▐ 风口洞察

▐ 行业报告

▐ 国际要闻

 政策新规

▐ 数据观出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