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行甲:母亲说因为我,她才活了下来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2021-03-26



祝二湘空间的朋友们新春快乐,阖家欢乐,平安喜乐,美梦成真!
一个干净真诚的灵魂对自己前半生的回望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
二湘

我最初是在奴隶社会看到陈行甲的故事,那时候他还是巴东的网红书记,再后来又看到他转场做公益人。那两篇文章后面有好多巴东父老乡亲对他的感谢和赞誉,我心里对他只是佩服,但他与我是遥远而模糊的,直到看到他的这本书,看到这样真挚的文字,他的整个的人立了起来。我说的立有两层含义,第一是通过文字,他的形象具像而丰满起来,我对他的人,他的世界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第二层含义,我从他的文字里看到一个高高大大站立的人,一个真正有信念,有良知,有勇气也有智慧的人,一个可以在世俗的丛林里穿行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是宝贵的。

如果用一句俗话说,陈行甲就是寒门里走出来的贵子。他从湖北的大山里一路走来,依循着父母骨血里的淳朴,善良,再加上自己的聪颖,务实,他越走越远,越走越高。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没有丢弃最初的清澈和纯粹。在巴东做县委书记那一章看起来很有些惊心动魄,官场的争斗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陈行甲以他的赤忱和勇气站住了脚跟,这需要多大的胆识和智慧!我在看的时候,心中不停地感叹,真有这样的清官,真有这样的好人!

他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文中提到他在清华读研究生的时候,妻儿来北京看他,他白天带他们出去玩,晚上回到家九点多又开始看书温习功课。自律的另一个例子就是他在巴东明令不收官员和百姓的红包和礼物,在如今的官场,这样的洁身自好是真正的清流,真正的令人钦佩。

他是一个不惧失去的人,这从他一次次的选择中可以看出。比如他在清华研究生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北京央企大银行里,过舒服日子,但他还是选择了回到湖北小县城。又比如,他在巴东做书记得到政府和老百姓一致肯定,但是他选择了激流勇退,走上了公益这条道路。他选择的是那条少有人走的道路,注定更艰难,但也成就了他更丰富,更不凡的人生。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为什么能拥有这些可贵的品质,这些,或许都能从他的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而同样让我感动的是他的父母的善良和他的爱人的赤忱。他的母亲从小就教育他要做一个干净的人,他的妻子放弃广东的工作追随他去了湖北的小镇。行甲是个幸运的人,一路有父母的爱,妻子的爱,儿子的爱和朋友的爱。得道者多助,他的周围有好多随时愿意帮助他的人。做公益,恐怕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干净纯粹又悲天悯人的心。这样的人,大家才放心把钱交到他手里,这样的人,才会去做实事,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这些,行甲都有。行甲在书的开头写道:“感谢我善良的母亲,因为您对我的爱,让我学会了爱别人。我明白每个人都是母亲的孩子,每个人都值得这样被爱。所以,我愿意带着母亲赋予我的这份初心,在公益路上走到人生的最后,带着付出了全部的爱之后的满足感去天堂拥抱我的母亲。” 心中有爱又时时感恩的人,一定可以走得坚定而踏实。

这是一个普通又传奇的人物的真实笔录,这是一个干净真诚的灵魂回望自己前半生的来时路写出来的文字,淳朴,细致,打动人心。作为一个对文字颇为挑剔的人,我也很为他文笔的清新朴实而打动。文字简洁、明快,结构也好,繁简疏落有致,每一章都对应他某个人生阶段的关键事件,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而不是事无巨细累牍连篇,而同时,文中又有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小细节。第一章写到他的母亲,至情至性,第二章写他和他的爱人,一个山里娃如何得到城市姑娘的青睐,娓娓述来,绘声绘色。说到官场的争斗也颇为动人心魄。而贯彻全文的,是一个真字,真实,真诚,真挚。这样的文字,默默地打动着你,吸引着你。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信任这本书的每一个字,会被这样的文字和真挚的情感深深感动。


作者近照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第一记 我和我的母亲(1)


文/陈行甲



母亲的名字叫吴治杰,出生于1943年阴历十月二十八日,是家里的第10个孩子。外公外婆生育了10个孩子,但是只有5个长大成年。这在那个年代的鄂西山区大约是一个平均数,我的爷爷奶奶生育了7个孩子,也只有3个长大成年。

母亲出生之前的一年,外公外婆刚从几十公里外的洛坪逃难到仙侣山村安家。那年月兵荒马乱,穷人家的孩子不好养,所以外婆在母亲出生前大约心里就有了决定,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就养着,如果是个女孩就不捡起来了。不捡起来的意思是把孩子直接放进装满水的桶里,待孩子没气了就在后山上挖个小坑埋掉。孩子还没开始养,感情还没建立起来,大概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这样选择也可以忍下心来。从姨妈后来讲起这件事时候平静的语气,大约可以看出这在当时是比较普遍的事情。

但是外公在看到母亲的模样后改变了主意。外公在我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就去世了,我对他没有任何记忆,从我记事起母亲不管什么时候提起外公都会流泪,可以想见他们父女的感情。外公当时就和已经13岁的大女儿,我的姨妈,把母亲包裹好。但是因为实在是太穷了,想到养育的艰辛和逃难带来的种种不方便,外婆并没有马上改变主意,还是坚持不要这个孩子。外公于是让我的姨妈每天抱着母亲一起睡,防止某天半夜里外婆会把小女儿扔进桶里。但是姨妈每每把母亲抱着去让外婆喂奶,外婆都是拒绝的。

后来听姨妈讲,外公面对这种局面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母亲小时候长得极其标致(这个词是姨妈口中的话,标致在老家那一块山区农村是美丽漂亮的意思),乖得让人心疼,孩子每多养一天外公就多一天的不舍得,可是外婆似乎主意已定,并没打算回头。
母亲唯一的一张少女时代照片

这个局面终于在母亲满月后的第二天改变了。

外公从小跟着他的父亲学过一点农村“偃匠”的手艺,就是给附近的乡亲起房子上梁等家庭大事看日子,所以有一点迷信。这天,一个瞎子算命先生被一个少年牵着从村口经过,外公就把他们请到家里喝水歇脚。其间,外公让姨妈把母亲抱出来,请先生摸一下,再把母亲的生辰八字给先生说了,请先生给母亲算个命。先生很认真地掰着手指念念有词了好一会儿,然后说:“这个姑娘伢你好好养着,她将来是贵人之母......”从那一天开始,外婆大概也接受了命运的这种可能性,开始给母亲喂奶,母亲终于安全了。

从我记事起,印象中这句“她将来是贵人之母”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母亲和我讲过不下十次,然后母亲讲这个时总是会说“甲儿,妈要谢谢你。因为你,我才活了下来”。

我还有一个姐姐,大我1岁零5个月。为什么母亲从小就认定算命先生说的这个贵人就是我呢?我小时候问过母亲这个问题。这大概又要从我和母亲之间特殊的连接说起。

我的父亲是下湾村的普通农户,读到初中毕业后在村里做过会计,因为打得一手好算盘,后来被幸运地招工,到离家200里开外的水月寺税务所做农税员。在那个没有公路的年代,这个距离就远得有点可怕,山重水复,回一次家单程路上至少要走两天,父亲大概每年过年的时候能回一次家,甚至有一年因为要过“革命化的春节”,过年也没有回来。所以母亲就成了那个年代山区农村最辛苦的半边户。母亲只有一米五几的身高,体重八十几斤,但是她背得起上百斤的东西。

母亲的第一个孩子没能保住,这件事母亲遗憾了很多年,记得小时候母亲说过,假如你那个丢掉的哥哥还在,现在是多少岁了。姐姐出生后,日子过得皮打嘴歪,母亲每天背着孩子到坡里出工,男劳动力一天挣11个工分,女劳动力一天挣7个工分,母亲生怕生产队里的人认为她背着孩子是拖累,总是用尽全力。有一天傍晚放工时,村里人都聚在田头评工分,生产队长叫到每一个人的名字,然后唱分,村会计在一旁记录,唱到每一个人都是某某某11分,某某某7分,但是叫到母亲的名字时,生产队长犹豫了一下,这时旁边有个人说“吴治杰背着个娃子......”母亲当场放声大哭,手杵着挖锄指着地里对大家说哪块田垄哪几行是她锄的,“我是背着个娃子,但是我一刻没歇着,别人站着歇口气的时间我都在锄,我就是怕我背着娃做得比别人少,大家看看我锄的地,看看我比哪个女人锄得少......”那一天的工分母亲最终还是争取到了7分。

母亲怀着我的时候,反应很厉害,但是她一直坚持每天去生产队出工直到临盆那一天。那天晚上,母亲把1岁零5个月的姐姐喂饱后放在床上睡了,之后肚子开始疼痛。母亲知道大概是我要来了,她一边拖着疲惫的腿点亮油灯,一边哭着把剪刀拿着在油灯上烤,这是她知道的消毒方式。在那一瞬间母亲原谅了外婆,因为那一刻她也想到了要不要准备一个桶......

凌晨的时候我落地了。当时母亲的身边只有一个人,就是我1岁零5个月的姐姐。
小学阶段母亲和我们

母亲扒开我的腿,发现是一个男孩。她痛哭着自己挣扎起身,用准备好的剪刀剪断我的脐带。把我大概包好的时候,屋顶仅有的一片亮瓦开始有一点发白。没有时钟,没有手表,母亲凭着外公说过的“寅卯不天光”推断我出生的时间,就是卯时。

我小时候身体不好,母亲后来说我好像5岁以前要把一辈子的病都害完了似的,三天两头地害病,山村里缺医少药,让她担惊受怕了好些年。有一次我夜里发高烧,母亲毫无办法,只能一整夜抱着我在屋里走来走去,不时用脸庞来感受我的体温和呼吸。天刚蒙蒙亮就抱着我翻山越岭到邻村找赤脚医生,走得太急又抱着我摔下了山坡。那一次我前后病了个把月,30岁的母亲急得几乎聋了耳朵。村里一直很怜惜母亲的五婆婆在隔得很近的地方喊她,她一点反应都没有,后来从五婆婆一边掉眼泪一边冲着她比画手的样子,母亲才反应过来五婆婆是在跟她说话。

除了生我养我的辛苦,我于母亲来说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我出生的那天,正好是父亲的生日。在我童年的印象中,父亲仅仅是个概念,我对他的印象是不清晰的。每年见一次,短短的几天。所以每次父亲回来的时候我都会跟进跟出黏着他,晚上睡觉都要抱着他睡,生怕自己在他走后这漫长的时间里忘记了他长什么样子。但是,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又是一个好得不得了的样子,因为那就是母亲口中父亲的样子。

(连载中,未完待续)

~the end~

作者简介:

陈行甲,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始人。今日头条、微博ID均为“公益人陈行甲”。本文经作者独家授权微信首发。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我的“奇葩”同学陈行甲:从网红县委书记到公益人背后的惊险和挣扎

愚石:钢铁侠马斯克妈妈为什么也长期隐忍家暴

方方:鼠年的最后一天,说一个秀才和老鼠的故事

张爱玲及马金瑜:从《小团圆》看如何PUA女文青

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  樊锦诗  艾芬  林青霞  巴金 王小波  齐邦媛  王安忆  白先勇  钱锺书  史铁生  余华
赠书活动:闫红 刀尔登  诺澄  毛姆  石黑一雄  南渡北归  白鲸  狂流  陈行甲
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武汉故事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万花筒  菊子  侠非侠  小草专辑 二湘专辑

文学的光亮·生活的实录

情感·家庭·职场·教育

关注“二湘的六维空间”

点击链接收看更多11维、九维好文


感谢我善良的母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