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有这样一群丧葬行业革新者|归丛在地文化

归丛 归丛
2024-09-07





说到丧葬这个行业,

你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传统丧葬纸扎

雕龙画凤的骨灰盒

冰冷的告别仪式

阴森的殡仪馆

...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但你知道吗?现在中国的丧葬行业,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目前,我们正处于当代多元文化开放的时代,年轻化群体对于“生死话题”的包容与敞开度,基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升了对审美和仪式感的重视。在生死观念有待重塑的当下,殡葬行业也正面临“传统与革新”的较量,无论是观念和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更替或对抗”。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正是归丛作为革新者身份的启程之时。


我们寻找到同样拥有使命,想要革新行业现状的前行人,他们在殡葬领域各取所长,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对殡葬的刻板认知。而路途漫长,当下仅仅是开始。





















你是否想过,殡仪馆也可以开一场音乐会?


也许你认知中的殡仪馆,是黑白色的冰冷基调,勾起让人畏惧回避的情绪。而当代殡仪馆能否被赋予富有设计感,充满温度与神性,甚至融入艺术表达的烘托?我们带着这样的期许,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


位于浙江的殡仪馆,它形态逐渐构成,让我们心中的期许有了答案。









殡仪馆的设计者王灏,在采访中满载畅想地说:“我甚至希望它可以办一个画展,或是一场告别音乐会。”


在着手设计之前,他对国内当今殡仪馆现状展开了调研和思考:“你会发现中国人不愿意去墓地,除了清明节。”从客观层面来看,很多公墓、陵园都建在离城市相对偏远的位置。是传统观念,让人们与“死亡”相关事物的产生疏离和畏怖的情绪。








王灏在设计前期做过调研,观察到欧洲城市对于丧葬文化抱持开放的态度。譬如,墓地也可以是轻松的氛围,人们在里面遛狗,有孕妇推宝宝出来散步,旁边有星巴克,人们边晒太阳边喝咖啡。如果中国当代丧葬被赋予这样的“人性化”,也许就能推进中国丧葬文化的进步。


殡仪馆中的“人性化”,除了突出必要的功能性,更多是融入自然与艺术之美,疗愈抚平逝者家属情感的创伤,予以情绪温暖的流动,而并非对死亡产生回避和抗拒。正如王灏所说:“我希望它有一种轻松的当代性,传统观念里,太强调殡仪馆所承载的悲伤情绪了。”








正在建设当中的殡仪馆,是极为现代感,充满神性的设计。灰色基调呈现出沉稳冷静之感,几何造型结构、直白的线条,层层构筑庄重的秩序感。外观融入中国建筑理念,内部满足基础功能的条件下,则会以年轻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装置烘托基调,将积极的生命表达,唤醒人们内在情感。



当然还有更惊喜的发现,建成后的殡仪馆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建筑,而是以“村落”形态展现,它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情感交互与连接,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它也沿袭江南村落的动线进行规划,以现代化融入功能性,超越了传统意义上村落。


破除人们对殡仪馆的刻板印象,亦是颠覆性挑战,但在新时代人文关怀的理念之下,改变指日可待。




建筑设计:佚人营造

地点:浙江某殡仪馆

合作设计:上海同济设计集团都境设计分院










无论什么行业,“一条龙”服务意味着你可以完全信任托付,不加思考,跟着专业的机构按流程办事。但在丧葬行业,提起“一条龙”首先会想到冰冷的模块化,大到办理死亡证明、联系殡仪馆、选购墓地,小到遗体搬运、灵车接送、骨灰盒选购....在你被悲伤充斥,无法正向思考时,面对有限的丧葬用品只能勉强选择,遗体告别只有局促的 30 分钟,后面排满了队....草率的环节让家属感到冰冷,却无力改变。


“摆渡人”的服务打破了“一条龙”的冰冷感。团队服务过三万场殡葬仪式,每一场告别仪式,记录了逝者生前独一无二的旅程,与生者共同建立的厚重回忆产生共鸣。三万场殡葬仪式,同样也是三万篇自带温度的故事,于工作者和逝者亲属而言,葬礼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双向疗愈,重新深思生死议题的重要一站。







告别仪式结束后,团队后续还会不定期提供“缅怀指导”,让生者在特定的纪念日里,通过特殊的仪式感,连结回忆中的温暖。这不仅是为生者寻找一个“出口”,也是摆渡人基于对古人“生死观”的文化尊重 —— 相信死后将去向另一个世界的浪漫幻想。


“摆渡人”团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打动着我们:无论在公司是什么职级,都要定期前往一线亲历体会,了解家属的需求,感受逝者情绪的流动。这既是“必备的经验”,也是时刻提醒自己“不离初心”。就像日本一部有名的电影《入殓师》想传达的,能让人真正摆脱对死亡恐惧的,只有虔诚和温度,对于“一条龙”服务型的机构来讲,细节决定了一切。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每句话的语调,能体现你对逝者的尊重与对家属的关爱。







让传统文化结合当下创新的定制化流程,又不失专业、严谨、尊重,是一门很难的课题。摆渡人团队的伙伴说:“好在上海是一座中西文化融合的城市,这里的逝者家属不仅对新事物有较高的接受度,甚至他们还会反向提供新想法,是远超其他城市的。”


摆渡人的创始人坦言,从创始至今无不困难重重,一如在黑暗之中逆水行舟。但也许,这就是当代丧葬人的使命感吧。




图片来自摆渡人









“陵园不应该是被人忌讳的地方,我们做了一件小小的创新,打破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思维。”


之前我们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研:你死后更希望自己葬在哪里?骨灰如何处理?有人说想要回归自然洒在山上,有人说希望能做成首饰留给自己的后代...答案不尽相同,但共通之处,便是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归处”是充满温情的,而非冰冷的。而传统的墓园,很少被提及也正因为如此。







“我相信把家人安放在处,他会很开心,我们也感到安心。”这是去到九公山墓园后很多人的真实感受。它位于北京怀柔区北部,是背靠长城的福泽地,园区周边保留着历史原貌的古长城,院内有天主教纪念园。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下,融入了自然、旅游、文化“三位一体”,如果你来到这里,一定会感受到它与传统墓园的的区别。


进入九公山墓园,它就像是一个文化景区,树木丰茂,花香鸟鸣,群山和白云呼应。在问及工作人员为什么寒冬时节草坪仍然保持绿意,负责园林的工作人员说,“因为草坪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我们即便在寒冬中也会定期更换,保持绿意鲜活的状态。”







墓园分为多个区块:常规墓地、高客墓、天主教墓碑、烈士墓、名人墓等等,这些被专属规划的墓地,从造景、绿化、墓碑和环境的造景都有其相应的主题。因为墓园环山建造,被设置特定的上山动线,因此可以在途中看到治愈美丽的自然景观。墓园还贴心提供了接驳车,特定地点安置了扶手电梯,方便轮椅使用者无障碍通行。








除了墓园之外,九公山还提供诸多配套设施,让整个服务体验更加完整和人性化的体验:在骨灰寄存的空间,被专门打造成壁葬的形式,走近看犹如书店一样的布局,一重重书柜按次序排放,每一个书格上都用书籍进行装饰,拉开书格下方的抽屉,就是实际寄存骨灰的空间。园区里还有花房,可以免费领取鲜花和盆栽可供墓前缅怀亲人。随葬品售卖处展示的产品,造型和品质亦非常精致,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诠释。








除此之外,还有接待厅、会议室、放映厅作为功能的辅助。这些空间你很难想象在“墓园”这种极具功能性的场域中具体的使用场景,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更立体化的文化氛围和更高的精神追求,让九公山成为中国墓园中不太一样的存在。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么多前行者,为行业进行着革新,鼓舞我们前行,而我们也正在为此努力着。


要问归丛现阶段最看重什么,也许通过产品,你会看到“设计力”在殡葬用品中发生着改变。审美是打破人们心中对“死亡畏惧”的第一步,它即时反应在归丛第一批产品上线,我们通过社交平台收到许多开放式讨论,玩笑中亦能感受到真诚:“美得让人生前就想拥有一个骨灰盒”。








简约高洁,庄重沉静是归丛产品的气质,颠覆市面产品中常见的“雕龙画凤”,被辅以高饱和色彩碰撞。当代丧葬品的理念,是需要将日常对故人的缅怀仪式,融入到生活中来。







当然不止步于此,创始人高古奇说:“我们定义自己是一个丧葬美学和文化品牌,我也更看重归丛能激发别人去做什么。”在归丛产品上线之后,我们陆续推出了具有实用性的“丧葬指南”,以及探讨生命议题的播客 ——“灵魂频道”。陈可辛导演作为播客第一期嘉宾,首次在公众面前分享父亲去世后的感悟,与不少收听者的产生情感共鸣,单平台超过 2 万收听。













我们深知作为“革新者”前行的困难,但这是一条“难且必要的路”,殡葬行业的改变,会带来人们对于“生命议题”的深思,不再畏惧死亡,也是时代必要的改变。









文末互动


归丛会持续开展在地丧葬文化深度内容

你是否熟知现居地 or 家乡的丧葬文化?

亦或是对哪里的丧葬文化想要了解?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你的观点也会成为栏目未来的选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归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